<bdo id="y4g0q"><blockquote id="y4g0q"></blockquote></bdo>
  • <bdo id="y4g0q"><nav id="y4g0q"></nav></bdo>
  • <code id="y4g0q"><optgroup id="y4g0q"></optgroup></code>

    有限空間作業事故多發背后的“三不”

    信息發布:安全生產管理部 創建時間:2022-07-21

    當前正值暑期,汛期疊加高溫天氣,極易造成有毒有害氣體積聚揮發,需高度警惕有限空間作業風險。據初步統計,今年以來,全國共發生有限空間作業較大事故29起。特別是7月發生有限空間較大事故12起、同比增加6起,是近兩年同類事故最多的月份。

    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緣何反復發生、屢禁不止?結合日常檢查中發現的問題,筆者認為其背后的“三不”或許是癥結所在。

    一是“不知”。隨著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不斷推進,企業在建立、完善安全生產制度、臺賬方面已有明顯進步。然而,制度建立不等于責任落實。筆者在檢查中發現,一些企業尤其是規模較小企業的主要負責人,對于什么是有限空間、企業存在哪些有限空間、有限空間作業需配備哪些應急器材等基本情況竟全然不知。例如,某工貿企業將所有涉及“空間”的設備全部辨識為有限空間并張貼警示標志,這種寧錯辨一萬、不漏掉一個的行為,看似是從嚴管理,實則是“無知”的體現。再如,有些企業看似風險辨識管控清單、有限空間作業培訓簽到表、相關考試試卷等資料齊全完備,但仔細檢查便發現,臺賬是應付檢查而偽造的,員工對于有限空間作業風險以及作業的基本要求并不了解。如此行事,出事故只是時間問題。

    二是“不懂”。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發生與作業人員不懂操作規范有很大關系。一來,不懂如何規范操作。有限空間作業屬于危險作業,企業應當制定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和作業方案,并對作業人員、監護人員、現場負責人員等進行專項安全培訓。然而,實際工作中,未制定有限空間作業方案、安全培訓缺失等情況很常見,作業人員根本不懂什么才是規范的作業流程,“先通風、再檢測、后作業”的安全規定被置若罔聞。例如,某公司在對沉淀池進行清洗作業時,1名員工在未對有毒有害氣體進行檢測、未佩戴防毒面具的情況下,就直接開展作業,導致中毒死亡。二來,不懂如何規范施救。在未采取可靠防護措施的情況下盲目施救,不僅于事無補,反而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。在檢查中,筆者就發現不少工貿企業員工并不懂正壓式呼吸器的佩戴使用方法,也不會使用四合一氣體檢測儀。這就意味著在遇到危險時,這些員工只能是“盲人騎瞎馬”。

    三是“不管”。由于有限空間作業并非大多數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常態,因此部分企業對有限空間作業存在重視不夠、放任不管的情況,主要表現為“不想管”和“不會管”兩方面。關于“不想管”,筆者檢查發現,盡管有的企業有污水處理池并將之辨識為有限空間,但一般情況下并不會開展清污作業,因此也未配備有限空間作業的勞動防護用品、未開展相關應急演練等。由此可見,部分企業并未真正認識到有限空間作業風險,仍存在“打一鞭,動一步”的現象。關于“不會管”,盡管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制定了《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與監督暫行規定》,對作業安全保障、現場管理等作出明確要求,但現實中部分企業并未落實到位。例如,有些企業雖制定了有限空間作業審批制度,但存在未進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、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與作業實際情況不符、安全防范措施不具有針對性、監護人與作業人為同一人等情況,究其原因,還在于企業安全管理能力不足。

    遏制有限空間作業事故,必要而緊迫。筆者建議,可爭取將有限空間作業納入特種作業目錄,實行前置許可管理,一來可提升企業對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的重視程度,二來也能據此對相關從業人員開展針對性培訓,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事故。同時,有關部門還應持續加強警示教育,將有限空間作業納入常態化監管的必查項,緊盯隱患整改,堅決防止“檢查一陣風、查完就放松”。


    国产不卡视频播放二区,欧洲亚洲国产成人综合色婷婷,中文字幕天堂网,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,午夜无码人妻AV大片色欲